医“和”守正 “中和”修身 和和与共 ——读《谈心:中医名家十讲》所思

发布日期:2020-06-03 浏览次数:

医“和”守正 “中和”修身 和和与共

——读《谈心:中医名家十讲》所思

原淳淳

摘要:“和”思想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强调“阴阳和”,“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并将“和”作为中医主要认识论、方法论与辩证法贯穿疾病诊疗始终,新时代中医青年当传承中医之“和”,方为守正。儒家主张“中和”观,认为其为万事万物存在根本和至高境界,提倡 “中和”以修身,做人做事当不偏不倚。习岐黄之术,研中医之“和”,秉“中和”以修身,彰华夏之礼邦,为道为术,和和与共。

关键词:“和”思想,中医学,儒家,新时代中医青年

《谈心:中医名家十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和”思想做了深刻探讨,笔者合卷沉思,受益匪浅,提出“医‘和’守正,‘中和’修身,和和与共”的认识,以享我辈并自勉。

和,又有“太和”、“中和”、“和合”等说法,与“中庸”之义亦有重合。“和”思想对中国传统的认识论和科学发展都有着广泛影响,因此张岱年将其列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之一。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灵魂,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特有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认知结构,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儒家与中医相互贯通,互相启发,彼此形成良性互动。自古以来,儒、医不分,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作为新时代中医青年,传承岐黄精华,深刻认识中医“和”的本质,为术;明晰儒家思想,一言一行合乎“中和”之礼,为道,道术相合,和和与共。

1 守正:中医的思想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笔者以为“和”即为中医之“正”。“和”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理念,贯穿中医的生命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同时又是中医理法方药的具体总结。其落实到人体,主要体现在人与外界、人体内部两个层次。人、自然、社会之间如能达成和谐状态,便是健康的表现;任何一方失和,便导致疾病的产生。

1.1 “天人合一”——人与外界的和谐

“天人合一”是《黄帝内经》的核心理念,揭示人体的生命规律,是中医学的重要哲学概念 。《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 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 与四时相副, 人参天地。”《素问·举痛论》:“善言天者, 必有验于人。”中医认为,自然界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人生于天地间,亦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二者保持“和”的状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人应当以顺应自然为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一旦自然界的变化太过,时气失常,“六气”变为“六淫”,人体不能适应,便会产生疾病,如《素问经脉别论》言:“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日气迫”。以上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外部论证人体发病的原因。

“天人合一”亦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素问·疏五过论》提到饮食居处和社会地位的变动而导致疾病,如“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论述了社会境遇与发病关系。又如“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指出饮食居处的影响。反之,如能恬愉乐俗,心态平和,则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

1.2“阴平阳秘”——人体内部的和谐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素问·上古天真论》:“阴阳和,故能有子”。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是阴阳、精气神、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共同作用下的统一体。其中,“阴阳和”、“阴平阳秘”是最重要的因素,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调经论》言:“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灵枢·终始》曰:“平人者不病。” 健康人“阴阳匀平”,所以称其为“平人”。那么,“平人”如何会变成“病人”?《灵枢·口问》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可知,人体内部阴阳失衡,气血不和,脏腑经络失调是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人体内部之“和”包括气血和,情志和,形神和等。《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和畅,周身得以滋养;《灵枢·本神》总结曰:“心怵惕思虑则伤神”,“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肝悲哀动中则伤魂”,“肺喜乐无极则伤魄”,“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情志和谐方可抵御百病;《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形神和睦,能度百年。

1.3“以平为期”——理法方药的和谐

阴阳失“和”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在本质上就是要解决阴阳失调的矛盾,以阴调阳,或以阳调阴,使阴阳重归于新的调和状态,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目的,亦是处方用药的最高准则。

在“和”思想的指导下,中医学确立了和阴阳,和营卫,和胃气等诸多经典治法。《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和阴阳”为《内经》重要的中医治法,亦是诸多治法的总括;《伤寒论》中提到“卫气不共荣气谐和”,“和胃气”,“以温药和之”等治法,并应用于外感病,痰饮病,虚损性疾病中。

在和法的指导下,一系列经典名方氤氲而生,《伤寒论》中小柴胡汤主治伤寒少阳病证,为和法的代表方剂。此外半夏泻心汤和肠胃,桂枝汤和营卫,逍遥散和肝脾等皆为和法的体现。

“和”思想下,用药多寒热并用,攻补同施,散收皆顾,达到阴阳平和的效果,以小柴胡汤为例,柴胡苦平升散,黄芩降泄,二者配伍,为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以祛邪为主,兼补正气。邪气得解,胃气调和,从而自愈。即《伤寒论》所云:“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2 修身:儒家“中和”观

《易传》将“和”作为一种自然界至高的和谐状态,有“保合太和”之说。《礼记·中庸》认为“和”是“天下之达道”,其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矣,万物育焉”。天地的和谐是生命形成的根本条件,“中和”是万事万物的存在根本和至高境界,人们应当努力抱持“中”的态度,达到“和”的状态,从而实现平衡和谐,这就是儒家的“中和”观。儒家“中和”观为我国古代道德秩序、社会规则的确立提供了框架和要求,其内容丰富、多维,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的身心之间的全方位阐释,其中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论述尤为精辟。

2.1人与人的和谐

儒家始终关注人际关系,提倡宽以待人,尊重人的个性化,因此儒文化在人际关系方面讲究中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的处世之道不是追求简单化的价值趋同,而是追求与观念、思想、行为上有差异的社会群体融合。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庸》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皆认为要求别人的时候应先严格要求自己,具体而言,孔子主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学而》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后来的儒家更是把修身正己放在人生的首位,并将其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诸大事紧密相连。儒文化中关于严于律己的主张,对于今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有重要启示作用。严于律己,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正人先正己。如此,可化解社会矛盾和纷争。

不难看出,儒家“中和”思想长于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它影响并制约着当代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人和谐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2.2人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的先贤十分重视社会的和谐秩序。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忠、恕、孝、勇等观念,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核心价值。

儒家文化对于社会和谐的认识随时代而丰富,至汉代,董仲舒根据孔、孟的有关思想,概括出了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仁、义、礼、智、信。对于孔子的整个思想,曾子概括说:“夫子之道,忠恕而矣”。现在虽然不是封建社会,君为臣纲、忠君已失去现实意义。但是,人民忠于自己的国家、爱国,仍是绝对必要的。为人忠诚忠实,为国为民尽心尽力,仍是美德。能仁爱待人,恕人之过,也仍是美德,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至北宋时期,张载又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将整个社会看作是一个有序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无论身份地位、财富出身,都是兄弟姐妹,应当和谐如一,并行前进。

近年来各地涌现国学热,国外孔子学院亦如火如荼,一系列儒文化的输出标志着国家的软文化实力加强。在国际矛盾冲突不断的今天,儒家“中和”观仍具有生命力。

3、和和与共:新时代中医青年

中医是与儒家并立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中华传统文化是重“和”的文化,尤其对中医和儒家而言,“阴阳中和”体现了二者共同的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比较医家与儒家的基本精神可以看出,儒家偏重阳刚的精神,主张自强不息、孜孜不倦、勇往直前、百折不挠、昂扬向上;中医则讲究天人合一、阴平阳秘,以平为期。两家相同的地方,即都讲究“和”,儒家讲“中和”,中医讲“阴阳和”。

中医学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做到人与外界、人自身内部两个层面的和谐。人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失“和”,故治疗疾病当“以平为期”。儒家强调“致中和”,“中和”以安身立世,儒家的“中和”观在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行中庸之道,站在矛盾双方中间,尽量公正的使矛盾双方趋向和谐,达到中和适度的境界,具有较强的认可度。

作为新时代中医青年,一者,当刻苦钻研轩岐之术,谨遵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传承精华,同时把握中医的核心理念,守正方能有效创新,而中医“和”思想作为中医的瑰宝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再者,身为炎黄子孙,行为处事当具有礼仪之邦的风范,儒家“中和”观作为中国主流思想影响千年之久,为人修身显“中和”之风,不偏不倚,为道。如此,新时代中医青年,必能“和和与共”,实现中医药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