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璞,1973年2月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
导师: 马绍尧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培养期间,在理论水平、业务技能、解决临床疑难病例的能力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2006年3月赴华山医院进修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2007年4月赴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皮肤科进修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2008年1月起至今赴美国俄勒冈州健康与科学大学研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靶点。在科研方面,获得上海市重点学科课题资助:《从“祛瘀生新”理论探讨活血补肾法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作用机制》(2006.2-2007.8)。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四篇,第二作者发表一篇:《活血补肾合剂对C57BL/6小鼠皮肤血管新生及毛囊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活血补肾合剂治疗肾虚血瘀型斑秃的临床观察》、《活血补肾合剂对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活血补肾合剂对C57BL/6小鼠皮肤血管及毛囊生长的影响》、《活血补肾合剂对小鼠皮肤内HGF和bFGF的影响》。
何春梅,1972年3月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肛肠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
导师:陆金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肛肠专业,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培养期间,掌握中医肛肠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掌握各种肛肠科手术操作;能独立处理肛肠科疑难危重病症。在澳大利亚访学期间,系统学习循证医学对于临床实践的评价方法,掌握免疫荧光双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了解细胞内微电极和膜片钳技术。在科研方面,承担完成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益气开秘法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肠神经内分泌网络影响》;作为主要承担者协助导师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技术项目《主管拖线法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和上海市科委课题《益气开秘法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结肠传输和生活质量影响》。作为主要执笔者成功申报中标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两项[“中医治疗外科常见病研究?隧道拖线对口切旷术治疗复杂性肛瘘规范化研究”项目(第四责任人);“药线疗法治疗外科窦瘘性疾病的规范化研究”(第二责任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益气开秘方调控肠道Cajal细胞NO-cGMP-PKG 通路的机理研究(第三责任人)]。2006年度参与获奖两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隧道式拖线术在复杂性肛瘘应用中的研究”,(第三完成人) 以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隧道式拖线术临床应用研究”,(第三完成人)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
刘晓鸫,1973年2月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导师:唐汉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中医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视对传统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领悟,在临床中不断摸索和提高,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多发性结节,甲状腺腺瘤、下肢静脉曲张综合征、糖尿病性坏疽、复杂性窦道、毒蛇咬伤、复杂性多发性皮肤化脓性疾病等,采用纯中药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外科免疫进行临床研修,系统学习掌握了现代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了流式细胞仪,淋巴细胞分离及培养,枯弗细胞分离及培养,莹光定量PCR、Northern Blot等一系列先进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并将实验研究内容发表专业论文,在全美2007移植外科年会上作为大会宣读论文。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市卫生局课题《扶正清瘿方治疗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配伍规律研究》,采用目前国外最先进的T调节淋巴细胞这一指标作为研究的主要指标,有了若干新发现,并发表论文《扶正清瘿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T reg 淋巴细胞的影响》。
田建辉, 1973年6月17日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
导师:施志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坚持以完善临床思维和提高临床技能为核心,坚持一线工作,通过大量的临床跟师学习和系统的科研培训,全面提高了自身能力。在培养计划期间, 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中医扶正法治癌的理论与实践”); 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刘嘉湘"扶正治癌"学术思想在肺癌中的应用研究”);获得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扶正治癌”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承担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题目为:“癌痛灵影响大鼠脊髓胶质细胞功能的研究”;参加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十一五”科研攻关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等课题3项。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一种治疗癌痛的栓剂及其制备工艺”)先后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
在英国利物浦大学肿瘤学院进行研修,从基础和临床各个角度对现代肿瘤学有了深入的认识,掌握核心理论,参加欧洲肿瘤学会举办的系列培训,“现代肿瘤学的临床研究原则与方法”以及肿瘤学前沿科研理念,为系统发展中医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王琳,1973年10月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内科肾病专业,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
导师:陈以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内科肾病专业,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培养计划期间注重提高临床与科研技能,参与大量临床工作,并通过名中医工作室,认真学习与总结名老中医的宝贵学术思想与经验。同时不断加强中医科研思维能力,在英国留学研修期间,体会到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开拓了基础研究领域的眼界与思路,为今后开展中医药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负责承担科研项目两项: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蝉花菌丝有效组分影响肾纤维化中小管上皮逆向分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二是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蝉花菌丝有效组分影响肾纤维化中小管上皮逆向分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获得奖项:(1)“益气活血化湿法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获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2)“益气活血化湿方案为主治疗膜性肾病”获得200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排名第三)。获得荣誉:2008年第二届“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发表论文7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