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贯彻“早临床、多临床”的教学思想,设置三学期教学学期,小学期集中安排各类教学实践活动。5月15日小学期见习开始了,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带着新鲜感和好奇心来到了龙华医院,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所见所闻,了解一下他们的所思所想,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龙华医院医疗教学等活动。
龙华医院中药房见习之感想:
李慧颖(2015级中医学五年制)
中药房见习进行到今天,我们已经认识了将近一百味的药,今天终于到了病房中药房进行了实践操作。
其实昨天老师已经带领熟悉了一下药房的构造和称量药物的方法,今天是带我们实践一下,抓一两个方子。
这张图是老师在教我们学习如何用这个称称量药物。其实学习如何称量挺简单的,但是要准确称量,还是挺难的。
如何称量虽然简单,但是还是有容易犯迷糊的时候,所以这张图是同学们在讨论秤杆的刻度。
在学会如何称量药物后,我们便开始尝试着根据药方称量药材。
这是我们自己称量好的一个方子,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同时也觉得在中药房工作也十分不容易,不仅要对每一味药材都很熟悉,还要准确的称量,在中药房众多的药材中,还要熟知每味药材的位置,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我们除了根据药方组配药剂,还趁此机会加深了对药材的印象,熟悉了常用药材的形状,巩固了之前学习到的知识,还认识了许多还没有学到的药材。在中药房的见习真的好充实。
易希(2015级中医学五年制)
时光匆匆,不觉之间我们已经来到中药房见习一周多了。上周中药房的朱伟老师耐心的教我们认识了许多根茎类的药物,我也对中药饮片有了新的认识。
从昨天开始,张老师带我们去病房中药房见习。从不知所措,到从容不迫的拉开一个又一个的抽屉,对我这样一直活在课本理论的人来说,真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从形态上认识它们,听老师讲解它们的大致炮制过程。每一味中药从产地到药房,都包含了很多人的心血和努力。工作在第一线的药师们,每个人都一刻不停的为患者的健康而努力,这不得不使我敬佩。
中药房的张老师教给我们使用中药专用秤的用法,她的讲解简明扼要,还让我们试着为两位患者抓药。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位速度快,抓得又准的中药药师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的。即使是对待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也有自己严谨的态度。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也要牢记这种精细的态度,力求把每件事做好。
倪晶((2015级中医学五年制))“手中无秤,心中有秤”
在病房中药房见习了两个下午,药物种类繁杂难辨不说,药物的排布更是一个门道。每每我们口中说出一个药名时,老师总能不假思索地指出那个药准确的所在位置。令人惊叹不已的地方不仅仅只有这一个,处方上的药大多计量各异,避免提着秤各个角落寻找药物,老师通常拿着个小簸箕,一铲子下去,再将所取的药物放入秤中,称量误差也基本不大,真正所谓的“手中无秤,心中有秤。”当然老师们这“手上功夫”绝非一日所练成,图中那一个个大红脸盆,当病房处方下达至中药房时,基本上这些脸盆里都是满满当当的药材,一个处方上少则十几味药多则二十多味药,这小小的中药房无一块地未被老师们踏足。
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也尝试着称药,小小一杆秤却有着两种量程,在确定所需药物的克数后,选取合适的量程,称取药物。我们对应着处方,一味药一味药地称取,少则补多则去,紧赶慢赶十几分钟才完成一份,着实佩服老师们在这种高强度工作量下的高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