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院综合办讯)针灸是我国传统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和气血阴阳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刺及艾灸及其他方法,作用于机体的一定部位,疏通经络气血、调整阴阳平衡,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恢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贡献。
大量现代研究表明我国古代医家对针灸治疗作用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针灸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多靶点、综合作用的特点,尤其集中地反应在镇痛、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和增强机防御免疫能力这3个方面。其治疗范围也远大于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针灸治疗的43种疾病,对许多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的疾病,都有主治和辅助治疗作用。有文献统计,针灸可以治疗300多种疾病,其中对100余种有较好疗效,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妇科疾病、眼科疾病以及美容、减肥及亚健康的调理。
另外,针灸作为一种外治手段,具有无药物的偏性和毒副作用的优势,更是深受注重绿色生活、健康养生的人士的欢迎。
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审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是继1980年世卫组织(WHO)明确肯定针灸对43种疾病疗效后,对针灸这一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的认可和肯定,也成为以针灸为代表的、拥有数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主流医学的里程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领导为了加强中医针灸的影响力,尤其是更好地为广大群众的治疗和保健服务,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投入,并于近日在其浦东分院建立了中医传统治疗部,组建了以赵海音主任医师为主的团队,以针灸综合治疗为主,开展传统中医治疗工作,还将在近期陆续开展中医熏洗、敷贴等项目,并延请全国名老中医进行指导、传授经验,传承、发扬祖国医学的那些经典外治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的疾病的治疗和防治中去,改变针灸墙内(国内)开花、墙外(海外)红的局面。
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
1、鼻窦炎 2、鼻炎 3、感冒 4、扁桃腺炎 5、急、慢性喉炎。 6、气管炎 7、支气管哮喘;
8、急性结膜炎 9、中心性视网膜炎 10、近视眼 11、白内障;
15、食道、喷门失驰缓症 16、呃逆 17、胃下垂 18、急、慢性胃炎 19、胃酸增多症 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 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 22、急、慢性结肠炎 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 24、便秘 25、腹泻 26、肠麻痹;
27、头痛 28、偏头痛 29、三叉神经痛 30、面神经麻痹 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 32、周围性神经疾患 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34、美尼尔氏综合征 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 36、遗尿 37、肋间神经痛 38、颈臂综合征 39、肩凝症 40、网球肘 41、坐骨神经痛 42、腰痛 43、关节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