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渊源
陆瘦燕(1909-1969),本名李名昌,原籍嘉定,后出嗣陆家,寄籍江苏昆山。生父李培卿为当地针灸名家,陆老16岁中学毕业后,即随父学医,兼习书法。后定居上海,开业设诊,以其精湛之针术,日诊百余人,且常义务施诊,享誉沪上。1948年,陆老与其夫人朱汝功兴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针灸学研究社,附设针灸函授班,传授针灸医术。并研究针具改革,制作针灸经络穴位模型,又于报刊设《燕庐医说》专栏,著文宣传针灸知识,影响远及东南亚一带。
陆瘦燕先生在40余年的针灸生涯中,全力研究经络学说,用以指导临床,并诠释针灸学的各项理论。注重全面切诊,整体辨证;重视爪切,善施行气、补泻手法;处方配穴灵活适当。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流派基地积极推广“陆氏特色隔药饼灸”、“陆氏手法治疗仪”等项目,确立“陆氏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陆氏针灸治疗排尿障碍”、“陆氏针灸治疗腰痛”等5个优势病种。且“陆氏针灸疗法”已被列入“上海市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陆氏针灸传承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获得上海中医药学科技奖著作奖 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陆氏针灸”基地建设项目组基于之前的陆瘦燕工作室基础,经多年建设,现由陆李还、高正、苏肇家、谈月涓等传人带领后辈将陆氏经验传承发扬。
学术思想
一、研究阐发经络、腧穴理论,并以此为辨证论治的主体
“陆氏针灸”重视对经络、腧穴理论的研究。经络学说的起源和针灸的关系十分密切,经络学说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以针灸为最早,其后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才广泛地被应用到各科中去,所以经络学说从孕育、诞生到发展,皆与针灸息息相关。如失去经络学说的指导,实践中就会迷失方向,缺乏理论依据,在千变万化的病例面前,必然不知所措。深入整理研究经络理论,在临床上从诊断到治疗,无不贯穿了这一学术思想,的病理析解等,都作了深刻的阐发,为针灸教学和临床长期存在的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经络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全面切诊,整体治疗,注重肾气和胃气对人体的影响
对四诊的运用,陆氏特别重视切诊,认为切诊在针灸临床上不仅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选穴位、论补泻、别深浅、辩忌宜的主要依据,运用正确与否,对提高针灸疗效有直接关系。故提出除切寸口脉外,还应侯“肾间动气”以察元气的盛衰,切“虚里之脉”以诊胃、宗二气,重“太溪”、“冲阳”之脉,辩疾病的转归和预后,颔厌脉候清空,太冲脉候肝气,诊寸口详察左右偏胜,同时应仔细切按经脉的皮部及有关的腧穴,如此全面切诊能掌握病者的整体情况,帮助正确辩证,故疗效往往较好。
三、权衡缓急,处方配穴有常有变
常用的配穴方法:1.俞募配穴法。2.表里配穴法。3.纳支配穴法。4.刚柔配穴法。5.对症配穴法。
泻南补北法:古人针对“东方实”、“西方虚”而提出的一种配穴方法,他们认为此是一种权宜之变法。东方实即木实,西方虚即金虚,泻南即泻火,补北即补水。在木实金虚的病理机制下,木实生火,火实克金是必然的,所以治疗上必须泻火救金以制肝木,这是实泻其子之法。但金虚何以不补土母,而要补水呢?他们认为在土平无恙情况下,补之使实,则有制水之忌,水亏无以克火,火旺就更伐金,如是非但不能取得治疗效果,反而更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提出补水,水不虚则可制火,火衰则不烁金,则金虚得治,金坚而能制木,则木因而平矣。
四、重视爪切,善施行气、补泻手法,并对刺法理论作了深刻的阐发
对针刺手法提出科学的分类:
手法分三类:基本手法、辅助手法、复式手法。
手法作用分三类:候(催)气、行气及补泻三类。
针刺补泻手法分二类:1.调和阴阳;2.疏调营卫。
创五种行气法:1.捻转行气法;2.提插行气法;3呼吸行气法;4.按压行气法;5.针芒行气法,五种填补了近代针灸文献的空白。
五、针法与灸法并重,辅以中药,进行综合治疗
针灸包括针刺合艾灸二种治疗方法。陆氏认为针刺和艾灸各有所长,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再辅以中药,根据病情的需要,选用得到,皆能获得显效。陆师在《略论针刺补泻手法的探讨》一文中详细地谈到针灸并用的方法:“凡虚实相兼的病症,如上虚下实,或上实下虚等,若针与灸适当配合,有各取其长的良好效果。一般是一天针治,一天灸治,交替使用,既能起针刺调气的作用,又能收艾灸温行的效果,疗效则比单纯针刺或单纯艾灸为显著。至于针与灸的间隔次数,应结合对象,适当施行,或针二次灸一次,或针三次灸一次,需要灵活掌握。
六、习用毫针,提倡温针、伏针、伏灸
毫针:纤细灵活,进针时可减少疼痛,运针时施行手法方便,肌腠损伤较小,不伤正气,可用于全身合穴;
温针:温行经气,加强手法;
伏针、伏灸:伏天天气炎热,人体肌腠开疏,阳气旺盛,此时或针或灸,能使伏留筋骨深处的外邪随汗外泄,无论补虚泻实,均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