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
2021年11月25日
记者 王青云
原文链接
施杞(前排中)在门诊带教。
在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每周都能看到一位84岁老者出诊的身影。他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施杞。
从医58年来,施杞为千万骨伤患者解除病痛,创立的“施氏十二字养生功”被广泛推广应用,主编的《中医骨内科学》,填补了中医在这一学术领域的空白。
“于仁厚处用心,于术精处用功”这是施杞的座右铭,也是他行医治学生涯的生动写照。
于术精处用功 探寻骨伤治疗最优路径
施杞出生于医学世家,1963年从上海中医学院(今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师从著名的石氏伤科传人石筱山和石幼山。
石氏伤科以内治法扬名天下,“局部与整体统一、外伤与内伤统一、筋骨调衡扶正祛邪”三条治则被认为是石氏伤科精髓。跟师期间,施杞系统学习研究中医骨伤科理论和石氏伤科临床经验,深悟“调和气血、痰瘀兼治”理念,尽得石氏伤科流派真传。为提升诊疗技术,他还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分别进修一年,丰富西医诊疗知识,树立起“衷中参西”的治疗理念。
“我国四分之一的人口是老龄人口,骨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部分患者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通过规范化治疗,让患者免于开刀之苦,中医大有可为。”施杞说,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必须寻找规律,总结机制原理。
基于《黄帝内经》气血、脏腑理论和伤科内伤学说,施杞建立了慢性筋骨病“整体论治”学术思想体系,发现“气虚血瘀、脏腑亏虚、筋损骨衰”是慢性筋骨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是筋骨失衡的力学基础。基于此,他创立“内调气血脏腑平和,外调筋骨动静平衡”的“双调法则”和临床“双调方案”,建立“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养生”综合防治体系,带动中医骨伤学科发展。
此外,施杞团队创立了筋骨平衡操、脊柱平衡操、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整颈三步九法、整腰三步九法等富有中医特色的技术方法,建立了规范、高效、安全的临床方案,在海内外广泛推广应用。
于仁厚处用心 服务百姓传道授业
“我有两件最快乐的事——一件是诊治了数以万计的患者,另一件就是晚年能分享学生们的荣光。”在施杞看来,服务百姓、传道授业是其作为医者、作为学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他的毕生追求。
退休工人陈金山(化名)患有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胸部以下用针刺无感觉,右腿剧烈抖动,求医十余年无果。2008年5月20日,当被家人抬进医院向施杞求诊时,陈金山形容自己已经“心如死灰”,不抱任何希望。在施杞的耐心开导和精心诊治下,16个月后,陈金山惊喜地发现右腿不抖了,19个月后,针刺胸部以下有感觉了,神经功能有所恢复。
“我有救了!”陈金山心中再度燃起希望。
58年来,施杞救治了无数个像陈金山一样的患者。
在中医药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的基层,也有许多骨伤患者,他们的健康牵动着施杞的心。施杞将其总结的临床治疗方案、康复方案等刻录成光盘,免费赠送3.8万张,指导基层中医师、全科医师掌握技术,服务基层百姓。此外,施杞团队长期坚持下基层、进社区服务百姓,还曾多次前往江西、湖南的革命老区和云南、贵州的贫困地区,开展健康扶贫。
施杞坚持“临床—基础—临床”的研究路径,总结临床经验并向基础研究转化,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现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双提升。他们通过6447例城市人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证型调查,发现肾阳虚和肾阴虚型占83%,并基于此构建起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证结合”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防治;通过11项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证实“调和气血法”“补肾填精法”可提高患者的功能活动水平,临床总有效率在90%以上。
在培养学术继承人的过程中,施杞十分注重中医经典的学习。他认为,四大经典和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对骨伤科临床实践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强调要让“经典文献回归临床实践,临床感悟回归经典研究”。
2001年,龙华医院成立施杞名中医工作室。20年来,施杞带领学术继承人深入开展与慢性筋骨病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并在龙华医院建立中医骨内科,历时三年主编了《中医骨内科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学术空白;总结出“气血为纲、痰瘀兼祛、筋骨并重、内外兼顾、脏腑同治、重在肝脾肾”的学术思想;先后培养了硕士45名,博士48名,指导博士后5名,学术继承人和高徒47名,带领团队培养硕博士400余名。如今,施杞的弟子遍布海内外,成为推动中医骨伤科发展的骨干人才。
数据显示,施杞团队主持制定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专家共识与指南22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19项,开发出中药新药及新制剂11项。各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以及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