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 APP
专家: 张意 龙华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副主任医师
原文链接
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741536.html
今天迎来秋分,到了昼夜平分之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 “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客中秋夜》中说:“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可见从秋分这一天起,我国随着阳光直射的南移,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逐渐进入深秋季节,凉意渐浓。
《黄帝内经》里说:“秋冬养阴。”所谓秋冬养阴,是指在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
精神调养
秋季五行对于肺脏,肺在志为悲,悲忧易伤肺,故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我国古代有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也是养收之法。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一切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是调节精神的良剂。
总体来说,秋季的精神情绪应当模仿秋气的特性,保持宁而不躁,敛而不泄,清而不浊,神气内敛,不使志意外露,做到清静养神,尽量排除杂念,达到心境宁静状态。
睡眠起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顺从秋季收的特点,回避肃杀的气候,避免使体内的阳气发散,但需防止收散太过。
夏末初秋,凉风时至,气候由热转凉,变化无常,故外出当适时多备秋装外套,根据气候变化增减,但不宜一下子着衣过多,否则降低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故有“春捂秋冻”之说。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故室内可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一定的湿度。
饮食调养
秋季收敛,《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可能少食葱、姜、辣椒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一点酸味果蔬,如养肺的蔬菜包括山药、胡萝卜、莲藕、百合、银耳、木耳、豆腐等;水果如秋梨、山楂、苹果、橘子、香蕉、猕猴桃等。
另外,秋燥易伤津液,使人体皮肤肌肉失去柔润之性,出现一系列以干燥为主的症状,如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小便短少黄赤、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防止秋燥,首先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最好喝3-4杯开水。润燥养阴的食物较多,通常富含油脂的种仁类食品,或者乳脂类食品,都具有润燥特性,所以古人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
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有益于健康。还可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运动调养
俗语说“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登山、打太极拳、游泳等,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可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秋令时节坚持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部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然而,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须注意以防受凉感冒,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