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危重病 从虚、毒、瘀入手

发布日期:2023-04-07 浏览次数:

健康报

2023年4月7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重症医学科 石怡

原文链接

日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重症医学科陈伟教授团队历时10余年完成的《基于炎症反应的系列化研究探索危重病“异病同治”的科学内涵》获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该研究聚焦炎症反应的核心病理生理学机制,明确了虚、毒、瘀为主要致病因素,提出了“虚毒瘀杂至,合而为病”的中医病机学说,确立了扶正解毒化瘀法调控炎症反应在危重病治疗中的共性价值与重要地位。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感染、创伤、变态反应等病理因素的组织细胞反应,是机体面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重要保护措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反应与绝大部分人类疾病相关。在危重病领域,炎症反应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机制,有助于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但炎症反应失调也会导致组织器官损伤,促使疾病发生、发展及恶化。探索炎症在危重病中的发病机制,以调控机体炎症反应为基础开展针对性治疗,是危重病诊疗的重要切入点。

6382417027960431022814316.jpg?id=5475

以“异病同治”理论为指导

“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疾病,处在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表现,但有相同的机制,出现相同的病证,可采用相同的治则与治法。“异病同治”在《黄帝内经》中早有体现,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学“病证合一”诊疗思路的核心。

在“异病同治”理论的指导下,既横向比较胰腺炎、腹膜炎、炎症性肠病等不同疾病之间的共有机制,又纵向观察炎症反应的途径、作用等,从而揭示炎症相关危重病的共有病机,可有效指导治疗。

病机聚焦虚、毒、瘀

中医“外感发热”“脏竭”“瘀血证”等均属炎症相关危重病范畴。通过总结历代中医对危重病的认识,提炼其临床特征,总结其发展演变规律,分析病因病机关系,陈伟团队将炎症相关危重病的病机聚焦于虚、毒、瘀。虚则不足以御邪,为发病之本;毒包括了外来之毒(如病原微生物等)以及内生之毒(如坏死组织等病理产物),是贯穿疾病全程的病理因素;瘀则由毒所致,为疾病进展的关键要素。虚、毒、瘀相互杂合,最终导致炎症相关危重病的发生发展。

有效中药是治疗基础

有效中药的开发与利用是中医治疗的基础。陈伟团队从虚、毒、瘀出发开展中药分层系列化研究,从复方、单药、单体、纳米药等多层次切入,验证扶正解毒化瘀中药治疗危重病的科学性与药物优化的可行性。

团队先是探索扶正化瘀、化瘀解毒两类复方在危重病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与机制,再选择其中的单药进行进一步理论挖掘、抗炎及脏器保护研究,进而深入单体,结合现代纳米技术,探索化瘀解毒纳米药的抗炎、靶向免疫激活及脏器保护作用。

以法为要抗炎护脏器

脏器损伤与功能障碍是造成危重病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陈伟团队从肺保护、心肌保护、脾保护三方面开展了调控炎症反应、实施脏器保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研究旨在证实以“异病同治”理论为指导,运用扶正化瘀解毒法的中医药治疗可调控相关炎症通路,减轻过度炎症反应,保护重要靶器官。

例如,在肺保护方面,团队开展扶正化瘀中药对感染所致肺损伤的抗炎与器官保护作用研究。基础研究从两方面开展:一是扶正化瘀法治疗耐药细菌所致肺部感染的抗炎机制研究,该研究证实芪参合剂能减轻免疫细胞的过度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二是扶正化瘀法对急性肺损伤的肺保护和抗炎作用研究,该研究证实人参-赤芍可改善脂多糖诱导的肺损伤和炎症反应。临床研究则是从重症肺炎中医证候特征与炎症、免疫功能相关性方面开展。研究发现,虚证与实证重症肺炎相关性脓毒症患者在临床特点方面有所不同,虚证者较实证者病情更重,死亡率更高。在重症肺炎相关性脓毒症的治疗早期,通过对免疫功能的监测、对中医证候的评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与判断预后,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重视扶正与免疫支持的作用,有可能是重症肺炎相关性脓毒症治疗的新途径。

Baidu
map